茅台学院“赴稗缘之约,筑乡村振兴梦”实践团到习水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茅台学院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 作者:茅台学院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 发布时间 :2024-12-04 | 46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将理论与实相结合,探索红稗在啤酒酿造中应用潜力以及产品在酒旅融合发展中的市场前景,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暑假期间,茅台学院赴稗缘之约,筑乡村振兴梦乡村实践团前往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贵州老锄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红稗种植基地,习水县农学会名誉理事长、高级农艺师邓志乾向团队成员介绍红稗的种植技术以及种植规模。团队成员们了解到2024年,在习水县共9个乡镇(街道)订单种植农户2023户,按20/公斤的保护价向农民收购,助农增收,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团队成员们参观红稗种植基地

在老锄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张学文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参观了红稗产品加工生产线并进行深入了解。张学文详细介绍红稗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原料的筛选、清洗、烘干、研磨,以及最终产品的包装和质量控制。他表示,老锄头食品始终秉持绿色、健康、安全的理念,致力于将红稗这一传统作物打造成现代消费者喜爱的健康食品。通过此次参观,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红稗在食品工业中的巨大潜力以及老锄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推动红稗产业化、品牌化所作出的贡献。大家纷纷表示,将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红稗,关注红稗产业的发展,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参观老锄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们就红稗在啤酒酿造中的应用潜力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探讨。在交流中了解到,红稗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将其应用于啤酒酿造中,不仅可以提升啤酒的口感和品质,还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饮用体验。团队成员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尝试,探索出更多红稗在啤酒酿造中的创新应用。

观看红稗宣传视频

为探索红稗米酒混酿艾尔+苗族文化+旅游实施的可能性,团队成员们前往土河荷塘苗乡景区进行调研,景区内有千亩荷塘、埽嗡秋客栈、民俗餐厅客栈、令杆酒、苗药木桶浴、苗绣坊等特色旅游业态,为当地传承民族文化、继承民俗传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调研了解了该地的发展情况后,让团队成员们坚定了将红稗米酒混酿艾尔+苗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团队成员参观千亩荷塘

实践团深刻认识到单一产业的繁荣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有限,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推进的关键。为此,实践团深入挖掘习水县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红稗米酒混酿艾尔+苗族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这一创新性的发展模式不仅有望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更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路径。

团队成员参观土河荷塘苗乡景区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团队成员们在学思践悟中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今后,实践团将继续关注并投身于习水红稗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携手各方,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

合影留念

本文来源:茅台学院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本文如有仅权,请联系删除该文章